刘春华:后疫情时期,企业经营的6个错误常识
时间:2020-02-24 来源:
华商智业 作者:华商智业 点击:675次
2020年2月23日晚上19点半(昨晚),华商智业集团董事长、“政学研企”四体合一的实战派和理论派相结合的管理专家、《华为营销基本法》作者、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刘春华老师受邀参加“水木名师”公益直播活动,为大家带来《后疫情时期,企业经营的6个错误常识》专题分享。
水木名师是高端知识及人脉资源对接平台,已聚集10万名企业家及商业精英,专注解决企业家学习企业管理知识与方法、管理知识及方法的落地与执行、开拓新视野等七大需求。
在昨晚的直播中,有上万人在线观看刘春华老师的直播分享,并与刘春华老师积极互动,关于学员们的一些疑问,刘春华老师也及时的给予了回复。
以下为刘春华老师精彩观点回顾:
疫情带来的不利环境不是马太效应,而是“枣核效应”。全体社会范围内的企业按照其规模和社会贡献,其组成很像一个枣核,大企业占10%,小微企业占10%,中型企业占80%(这个必须放到全国范围内,一个具体的区域会有所不一样),它们好比是悬浮在大海里的一枚枣核,当风暴来临,受到最大影响的是枣核的上端(大型企业),而不是枣核的底端(小微企业)。这些大型的企业面对疫情,它们的反应比中小企业强烈得多,因为它们的风险更大。
“互联网+”是天生互联网的企业加持线下的资源,是平台型企业,而“+互联网”是线下实体企业加持四种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
2020年,是“+互联网”时代的开始,因为即便那些平台企业如何厉害,没有线下实业的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你还是只能空等骑手的到来——没有高品质的放心蔬菜供应,每日优鲜的即时送达承诺成了空头支票。
用户怎么与企业交互?就是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变,而非固执的僵化直线思维。比如,在疫情期间,京东推出的专门给医院送快递的无人智能配送车,海尔推出的送餐和消毒的机器人等等。
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这是根据需求而推出的新产品,而是应当把它看作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的紧急需求而进行的一次交互。这就需要企业要有一个大中台与用户随时交互。
这些企业做的不是生意,而是生态。因为,他们的大中台物联的是无数的合作商,前端的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是融合生态资源的结果。再如:富士康、OPPO,VIVO,比亚迪等厂商在疫情期开始生产口罩,也是生态的概念。他们一定不是为了盈利,而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他们成就了其背后的合作伙伴,这就是生态的概念。
做生意短期成就交易双方,建生态是长期成就所有的利益攸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