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器人协会(IFR)曾表示,未来三年内,服务型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将会大幅增加,其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60亿美元。而在国内,虽然机器人的概念一直很火,各种应用领域的机器人公司和产品层出不穷,但获得资本青睐的并不多,真正在商用上达到一定标准并投入市场的则更少。
然而近日,一个叫做“YOGO”的机器人不仅获得了来自IDG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还在商用领域成功投入使用。
作为著名扫地机器人科沃斯的投资方,IDG一直看好商用机器人的发展前景,此次在国内又一次押注这一领域,IDG表示,“我们一直很关注机器人这个大方向,特别是B端面对企业的商业服务型机器人,这一类的机器人代表着未来几年机器人产业的大方向。
那这一次,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产品,让IDG在一众同行里一眼相中?近日,亿欧来到YOGO位于上海的办公室,采访了其创始人及团队,也体验了这个可爱机器人的贴心服务。
“花哨的功能很多人都有,但真正达到商用标准却很难。”YOGO创始人赵明的目标很明确。
YOGO机器人的主要功能包括引导、递送等,目前已经与皇冠假日酒店、必胜客等企业达成合作,并且在上海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投放使用。当酒店客人办理入住后,YOGO就可以引导客人至房间,并且为客人操作电梯、开房门等;在客人需要客房服务时,YOGO也可以将食物等放入其货仓内,送至客人房间。在餐厅中的使用也与此类似。
就是这么个看似简单的功能,实现起来却有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就算是YOGO这样一个在机器人领域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团队也碰到不少坎儿。
YOGO团队几乎全是研发人员,而且都有十年的研发经验,创始人赵明曾带领团队开发出16款智能移动机器人,其中既有航天八院月球车这样航天、军用领域的机器人,也有Robocup的赛事机器人,而YOGO已经是他们的第16件作品了。作为经验老道的行业老兵,赵明果断地放弃了那些花哨的功能,选择以递送和引导作为切口。
为了实现这样的功能,YOGO的一套系统中除了机器人本体之外,还包括服务器、APP、电梯控制系统等等。在酒店这样一个复杂的应用场景中,YOGO要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难题。例如酒店中大量存在的玻璃、钢材、大理石等反光材质,就为机器人的定位、避障等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YOGO的“眼睛”——图像识别系统——十分发达。此外,由于高端酒店对噪声、美观等的要求非常高,要让机器人在各种材质的地面行驶时既能保证速度,又不会产生过大的噪声、对地面造成划痕,YOGO对轮子进行了反复的试验,才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赵明认为,在当前阶段,先选定一种服务功能,完善技术让它真正能落地、能投放到市场中,才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商用服务型执行类机器人,最大的问题还是解决定位导航,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能自主移动。绝大部分的机器人还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其根源就在于使用场景一旦从实验室环境转移到真实使用场景的非结构环境,其不断变化的复杂性以及人机共存所需求的安全保障,都需要极大的技术突破来到达,这方面目前还没有人能非常好地解决。即使是享有盛名的亚马逊仓储机器人KIVA,在工作期间,人机也无法共存。
而YOGO则用完全自主开发的算法做到了自我感知、决策和执行,是一款无需改变环境就能适应各种人类生活场景的自主移动机器人,也是国内第一个真正在商业环境下,连续无故障运行超过1000小时的机器人。
因而,在时机成熟后,YOGO的应用场景将非常广泛。赵明也透露,有医院等机构找到他们想要购买YOGO,但是他深知方向对创业团队的重要性,也知道技术的成熟需要时间的积淀,因而都拒绝了。
在应用场景和市场方面,IDG非常自信,他们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逝,潜在的服务行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将凸显,流动性大的同时也很难保证客户拥有良好的体验,但这些商用服务型机器人,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由于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YOGO得以很好地控制机器人制造成本。赵明透露,与大众普遍的印象不同,YOGO的最终售价“将会是一个让业界惊讶的数字”。这也和YOGO团队的理念有关,在他们的目标中,真正的服务机器人不是代替人,而是协助人、服务人,“像冰箱一样常见又不可或缺”,让生活变得更好一点。